Sri Aurobindo eBooks

室利·阿羅頻多

傑出的詩人,學者,革命家,靈性遠見者

室利·阿羅頻多(Sri Aurobindo)1872年8月15日生於印度加爾各答,1950年12月5日卒於琫地舍里。

他和他的2個兄弟在親英情結的父親安排下接受了完整的西方教育。他們先是在印度大吉嶺的一家修道院開辦的育嬰堂呆了一段時間,之後被送往英格蘭,住在曼徹斯特的一個牧師家庭。從那裏他們入讀西倫敦的聖保羅公學,後來入讀劍橋大學。在劍橋,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學者,在劍橋大學的榮譽學位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他此時正被印度獨立這個宏願鼓舞著,他並不希望成爲殖民地行政體系中的一名官員——而這正是他的父親爲他規劃的人生之路,來英國接受教育亦是爲此目的。他設法讓自己在必修的騎術考試中失敗從而失去畢業資格,1893年他返回印度服務於土邦巴洛達,在那裏一直呆到1906年。

同年,他返回出生地加爾各答,就任新成立的孟加拉國立大學首任校長。後因忙於民族獨立運動,他辭去了這一職務。室利·阿羅頻多是第一個堅持把印度完全獨立作爲運動目標的民族主義領導人。那些年,他將其全部的卓越能力、精力投入到這場鬥爭中。這導致了他以叛國罪的罪名被逮捕,並以“候審”犯人名義在Alipore監獄被單獨羁押了近一年時間。關押期間,他有了大量重要的靈性體驗,這些體驗使他信服了Sanatana Dharma(印度教,永恒真理,絕對的義務)——印度古老的靈性智慧和修煉。

無罪開釋後,這種靈性的覺知引導他離開英國當局的繼續追捕轉而來到法屬的琫地舍里(Pondicherry)避居。在這裏,他全身心投入探索已經向他敞開的新的靈性可能性。在他的精神合作夥伴母親(The Mother)的支持下,他用新發現的靈性能力繼續爲印度和整個世界的提升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當印度在1947年8月15日(亦是室利·阿羅頻多的生日)獲得獨立時,他應國民請求,在講話時談到了他一直爲之奮鬥的五大夢想,這些夢想正在變爲現實。

這五大夢想是:
第1大夢想:通過一場革命運動誕生出一個自由、統一的印度。
第2大夢想:亞洲人民得以複興與解放,並重新發揮她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巨大作用。
第3大夢想:建立一個國際聯盟,爲全人類過上更加公平、光明和高尚的生活奠定外部基礎。
第4大夢想:印度奉獻給全世界的精神財富。
第5大夢想:作爲進化的一步,將人類意識提升到更高、更廣的層次,開始解決自人類有思維以來一直困擾的問題,並追求個人圓滿和完美社會的理想。

室利·阿羅頻多偉大的獨創是將現代科學的進化觀與對遍及一切、支撐萬物存在的神聖意識的長期靈知體驗融爲一體。這種融合不是哲學的建構,而是源於個人直接靈性體驗的證悟。從最初完全的物質無意識中逐漸展現越來越複雜、層次越來越高的意識——室利·阿羅頻多將其視爲萬物本有的靈性在逐漸回歸自我覺知,以及其多樣化的自我表達。顯而易見,這一過程並未結束,未來將會出現更高層次的意識和更少的無意識表現形態。然而,隨著心智的發展,個人可以選擇運用自己的意志和智力開始有意識地參與這個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過程。室利·阿羅頻多的這一真知構建了一種樂觀的動態世界觀,給予每個人在宇宙演進過程中有意義的一席之地,並讓我們以一種新的、有目的的視角來理解人類個體和集體做出的努力。這種世界觀的很多方面在35卷的《室利·阿羅頻多作品集》裏有詳細的闡述。

室利·阿羅頻多 版本詳情: